2022年11月7日-9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主辦、中國農科院植保所承辦的“中國—東南亞跨境有害生物聯防聯控國際研討會”在昆明召開。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科院院長吳孔明院士,云南省科協主席、云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朱有勇院士和中國農科院植保所所長陸宴輝研究員等國內外知名專家出席會議。會議以“攜手開展跨境病蟲害聯防聯控,共同保障東南亞農業生物安全”為主題,圍繞中國與東南亞鄰國重大作物病蟲害聯防聯控開展學術交流,探索創新性管理機制和政策措施。
來自越南、老撾、緬甸、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以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國際應用生物科學中心(CABI)等國際組織,來自中國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云南農業大學等國內研究機構和大學的26位國內外知名專家作專題報告,300余名國內外學者線上線下參加了會議。
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科院院長吳孔明院士表示,植物病蟲害是制約農業生產的主要關鍵生物因子,跨境有害生物防控是當前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地理位置毗鄰、生態氣候條件與作物種植種類相似,有害生物的發生與防控有諸多共性之處。中國與東南亞各國應該加強合作,共同面對跨境病蟲害給農業生物安全帶來的威脅和挑戰。中國農業科學院面向植物生物安全領域的重大需求,結合科技創新工程、科技創新聯盟等改革探索,不斷創新和豐富農業重大生物災變規律的微觀解析理論、不斷發展和完善農業重大生物災變的監測預警體系,不斷示范和推廣植物保護重大創新成果,推廣應用了例如“阿泰靈”等綠色防控新產品。我們應注重加強綠色防控技術和產品的研究、開發和應用,并向全世界提供“中國智慧”“中國產品”“中國技術”和“中國方案”。
中國農科院植保所所長陸宴輝研究員在報告中指出,中保集團作為所辦企業,目前獲得登記的生物農藥產品有39種、237種規格,在推動農業綠色防控中做出了重要貢獻。作為院所重要的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平臺,中保集團在生物農藥開發應用方面走在了行業前列,其中阿泰靈已成為中國生物農藥領域的標桿產品,本年度榮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成果一等獎,并入選中國農業科學院十大標志性科技成就,是中國智慧與中國產品的典型代表。
本次展會企業應邀展示了以阿泰靈為代表的系列生物制劑、草地貪夜蛾防控產品,獲得了與會專家的廣泛認可。
近年來,中保集團始終堅持“四個面向”,心懷國之大者、保障糧食安全,高舉“生物農藥&互聯網+”戰略大旗,不斷加大成果轉化力度,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在推進農業綠色防控,助力糧食穩產保供方面作出了積極努力。集團公司貫徹落實、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成果轉化“三大使命”和發展“六個方向”,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業現代化而不懈奮斗。
供稿人:西南分公司 丁萬兵